领先的免费Web技术教程,涵盖HTML到ASP.NET

网站首页 > 知识剖析 正文

亲测:把家里旧电脑改成服务器节点,每月省 300 块,操作超简单

nixiaole 2025-09-15 00:12:05 知识剖析 2 ℃


上个月清理杂物,翻出那台被遗忘的旧笔记本 —— 开机要等 3 分钟,屏幕还有点闪,但扔了又可惜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把它改成了 K8s 集群的服务器节点,现在用了一个多月,居然比租云服务器还稳,每月省下来的 300 块,够买两箱牛奶了。

今天就把这个 “变废为宝” 的方法教给你,从系统安装到加入集群,每一步都有截图和代码,就算你是技术小白,跟着做也能成。

旧电脑改服务器,这 3 个条件必须满足

不是所有旧电脑都能当服务器,先看看你家的旧电脑能不能达标:

  • 最低配置:4GB 内存、双核 CPU(我这台是四年前的 i5 笔记本,8GB 内存,完全够用)
  • 状态要求:能正常开机,硬盘没坏道(用 U 盘启动工具测一下,有坏道的别折腾)
  • 网络条件:最好能插网线(Wi-Fi 不稳定,服务器最怕断网)

如果你家旧电脑符合这些,恭喜你,马上就能省下一笔服务器租金了。

[插入图片 1:旧电脑改造前后对比图,左边落灰,右边接上网线放在角落]

第一步:给旧电脑装个 “轻量系统”

旧电脑原来的 Windows 系统太占资源,必须换成 Linux。我选的 Ubuntu Server,没图形界面,省内存还稳定,具体步骤:

1. 做个启动 U 盘(10 分钟搞定)

  • 下载 Ubuntu Server 镜像(推荐 20.04 版本,稳定)
  • 找个 8GB 以上的空 U 盘,用 Rufus 工具烧录镜像(选 “DD 模式”,别选错)

2. 给旧电脑装系统(全程傻瓜式操作)

  • 把 U 盘插进旧电脑,开机时按 F12(不同品牌可能是 F2 或 Delete),选 U 盘启动
  • 跟着向导走:选中文,设个简单密码(比如 123456,自己记着就行),一定要勾上 “安装 SSH 服务”(后面远程控制要用)
  • 关键一步:千万别装图形界面!选 “最小化安装”,省下的内存能多跑一个模型

[插入图片 2:系统安装界面截图,圈出 “最小化安装” 和 “SSH 服务” 选项]

3. 远程连接旧电脑(不用一直插显示器)

装完系统,旧电脑会显示一个 IP 地址(比如 192.168.1.105),在你常用的电脑上打开命令行:

# 连接旧电脑,把IP换成你看到的地址

ssh 用户名@192.168.1.105

# 输入密码,看到Welcome字样就成功了

现在可以把旧电脑的显示器拔了,合上盖子放角落,用常用电脑远程操作就行。

第二步:让旧电脑加入 K8s 集群

家里的 K8s 集群原来有两个节点,现在让旧电脑加进来,就像拉个新成员入群,分三步:

1. 给旧电脑 “减负”(关闭没用的功能)

旧电脑性能有限,先关掉不需要的功能:

# 关闭蓝牙、休眠这些服务器用不上的功能

sudo systemctl disable bluetooth

sudo systemctl stop bluetooth

# 合上盖子也不让它休眠(服务器得24小时开机)

sudo nano /etc/systemd/logind.conf

# 找到这两行,改成这样:

HandleLidSwitch=ignore

HandleLidSwitchDocked=ignore

# 重启生效

sudo reboot

重启后合上笔记本,摸一下底部是热的,说明还在运行,这就对了。

2. 从主节点拿 “入场券”

在原来的 K8s 主节点上,运行这条命令,生成加入集群的 “入场券”:

# 主节点上执行,获取加入命令

kubeadm token create --print-join-command

会得到一串类似这样的代码,抄下来存好:

kubeadm join 192.168.1.100:6443 --token xxxxx --discovery-token-ca-cert-hash sha256:xxxxxx

3. 旧电脑 “入群”(执行入场命令)

在旧电脑上粘贴上面的命令,可能会遇到两个小错误,这样解决:

  • 提示 swap 没关:运行sudo swapoff -a临时关掉,再编辑/etc/fstab注释掉 swap 行(永久关闭)
  • 缺 containerd:运行sudo apt install containerd,再sudo systemctl start containerd

解决完再执行 “入场命令”,等 5 分钟,在主节点上输入kubectl get nodes,看到旧电脑的名字出现在列表里,状态是 “Ready”,就大功告成了。

[插入图片 3:kubectl get nodes 命令执行结果截图,红框标出旧电脑节点]

旧电脑能干嘛?这些活儿交给它最合适

别指望旧电脑干重活,给它安排这些任务刚好:

  • 离线模型训练:晚上没人用的时候,让它跑模型训练,虽然慢点但不耽误事
  • 日志分析:每天的系统日志、接口调用记录,让它慢慢分析
  • 轻量查询:一些不紧急的数据库查询请求,分给它处理

给旧电脑 “派活” 的小技巧

用标签给节点分工,让合适的任务自动找到旧电脑:

# 给旧电脑打个标签:适合离线任务

kubectl label nodes 旧电脑名字 node-type=offline

部署任务时,加一段配置,让离线任务优先找旧电脑:

affinity:

nodeAffinity:

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

- weight: 100

preference:

matchExpressions:

- key: node-type

operator: In

values:

- "offline"

现在每天半夜,旧电脑会自动接下模型训练的活儿,白天就处理点日志,一点不闲着。

实际效果:省了钱,还挺稳

用了一个多月,这台旧电脑的表现超出预期:

  • 成本几乎为零:每月电费不到 5 块,比租个同等配置的云服务器(300 元 / 月)省太多
  • 稳定性不错:除了一次停电,从没掉过线,模型训练任务都能按时完成
  • 不占地方:现在就放在路由器旁边,接根网线,一点不碍事

最意外的是,我那上初中的侄子看到后,居然自己研究着把他的旧平板也改成了节点,现在家里有个 “迷你集群” 了。

[插入图片 4:旧电脑放在角落的实拍图,接上网线,旁边是路由器]

新手必看:这 3 个坑别踩

折腾这一个多月,踩了不少坑,给你提个醒:

  1. 别用太旧的电脑:内存低于 4GB 的就别试了,跑 K8s 会很卡,我试过 2GB 内存的旧电脑,半天都启动不了
  1. 散热要做好:旧电脑散热差,长时间运行会发烫,我给垫了个散热架,夏天还得开个小风扇
  1. 别跑核心任务:实时预测、支付相关的活儿别交给它,万一卡了损失大,让它干些不重要的离线任务

最后说句大实话

把旧电脑改成服务器节点,不光是为了省钱,更重要的是那种 “变废为宝” 的成就感。现在每次看到那台旧电脑在角落里默默干活,就觉得当初没扔它是对的。

你家有这样的旧电脑吗?评论区说说你的改造计划,点赞最高的送一份《旧电脑改服务器避坑指南》,里面有详细的步骤截图和错误解决办法。

(关注我,下期教你怎么用旧手机当监控摄像头,盯着服务器运行状态,一分钱不花还好用)

Tags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