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知识剖析 正文
Vue 3.6 带来了一个意义重大的更新: Vapor Mode 渲染模式。
这并不只是一次常规的功能升级,而是 Vue 渲染机制的一次“底层重构”尝试。它试图用更轻量、更贴近原生 DOM 的方式,取代我们熟悉的虚拟 DOM,从而进一步释放 Vue 的性能潜力。
那么问题来了:
- Vapor Mode 到底改了什么?
- 为什么 Vue 团队要在成熟机制之外,另起炉灶搞个新模式?
- 它和我们熟悉的渲染方式有多大差别?
要理解这些,我们得先从虚拟 DOM 的历史说起。
虚拟 DOM 的初衷与瓶颈
在早期的 Web 开发中,开发者需要手动操作 DOM。每次状态变化,都得写一堆原生 DOM API 的代码,既繁琐又容易出错,性能也不理想。
为了改善这个问题,React 最早提出了“虚拟 DOM”的概念:用 JavaScript 在内存中模拟出一棵 DOM 树,当状态发生变化时,先更新虚拟 DOM,然后通过 diff 算法找出差异,最后再“精确地”更新真实 DOM。
Vue 的传统渲染逻辑也是类似:
- 数据变化后,组件重新执行 render() 函数,生成新的虚拟 DOM。
- Vue 对比新旧虚拟 DOM,找出变化。
- 最后将变化映射到真实 DOM 上。
这个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,使 UI 构建变得更声明式。但随着项目规模变大,虚拟 DOM 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短板:
- 内存占用高:虚拟 DOM 树常驻内存,资源压力大;
- 性能开销大:即使只改一个字段,也可能触发整棵子树的 diff;
- 首次渲染慢:要先构造虚拟 DOM,再创建真实 DOM;
- 调试困难:虚拟 DOM 增加了抽象层,排查问题不直观;
- 无法用上浏览器的原生优化:浏览器对 DOM 更新本就有优化策略,而虚拟 DOM 反而成了中间障碍。
于是,Vue 团队开始思考一个更激进的问题:能不能彻底绕开虚拟 DOM,直接操作真实 DOM?
这,就是 Vapor Mode 的出发点。
Vapor Mode 是什么?
Vapor Mode 是 Vue 3.6 新引入的一种渲染模式,设计灵感来自 Solid.js。
它的核心思路是:
不再构建虚拟 DOM,也不再 diff 树,而是在编译阶段就把模板转成“操作真实 DOM 的代码”。
简单来说:你写的 <template> 代码,会被 Vue 编译器转成一套精准的、数据驱动的 DOM 操作指令。运行时完全跳过虚拟 DOM 这一步,直接操作页面元素。
Vapor Mode 和传统模式的差别
它是怎么工作的?
我们来分步骤拆解一下 Vapor Mode 的渲染流程:
- 编译阶段分析模板:Vue 编译器在构建时会分析 <template> 中的内容,识别哪些是静态的、哪些是响应式的。
- 静态部分:如 <div> 标签,编译器会生成一次性创建它们的代码,运行时无需理会。
- 动态绑定:如 {{ count }},每一个绑定都会生成一个独立的 “更新函数”。
- 创建“Effect 函数”:每个响应式绑定都会生成一个独立的副作用函数(effect):
- 它知道自己依赖哪个响应式数据(如 ref 或 reactive 属性``)
- 它知道自己要操作哪个 DOM 节点(如某个 <p>)
- 它知道要执行的操作是什么(如更新 textContent、修改 class 或调整 style)
也就是说,一旦数据变化,只会触发该数据相关的 DOM 更新逻辑。
举个例子你就懂了
来看一个简单的组件:
<template>
<div>
<h1>前端充电宝</h1>
<p>计数器: {{ count }}</p>
<button @click="count++">增加</button>
</div>
</template>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
const count = ref(0)
</script>
- 在 传统模式 中,点击按钮时:
- Vue 会重新执行 render(),生成一份新的虚拟 DOM;
- 然后 diff,找出 count 变了;
- 最后再更新 <p> 标签的文本。
- 在 Vapor Mode 中:
- 编译时,Vue 识别出 <p> 的文本绑定了 count;
- 它为这个绑定生成一个更新函数,比如:
effect(() => {
pElement.textContent = '计数器: ' + count.value
})
- 当点击按钮后,`count` 更新,这个 effect 就直接执行,精准更新 `<p>` 的内容。
全程没有虚拟 DOM,也没有 diff,对性能极为友好。
有啥优势?
- 更新速度快:跳过 diff,只更新真正变化的 DOM;
- 占用更少内存:不再维护虚拟 DOM;
- 首次渲染更快:直接创建真实 DOM;
- 打包体积更小:可移除虚拟 DOM 相关代码;
- 按需启用:可在组件级别使用 Vapor,不影响全局;
那是不是虚拟 DOM 就过时了?
不是。Vue 并没有一刀切,而是走了“混合动力”路线:
- Vapor Mode 是可选的;
- <script setup> 中使用 vapor 关键字即可开启;
- 也可以通过 createVaporApp() 创建纯 Vapor 应用。
这意味着你可以:
- 在关键性能组件里启用 Vapor;
- 在其它部分继续使用虚拟 DOM。
什么时候用虚拟 DOM ,什么时候用 Vapor?
- 继续使用虚拟 DOM 的场景:
- 组件结构动态复杂,依赖 render 函数;
- 项目已成规模,虚拟 DOM 的性能已满足需求;
- 拥抱 Vapor Mode 的场景:
- 组件结构静态明确,状态变化点固定;
- 对性能要求极高:如移动端、嵌入式、实时数据 UI;
- 构建时间允许进行编译优化分析。
Vapor Mode 是 Vue 的一次底层革命
Vapor Mode 并不是 Vue 的另一次语法糖,而是一次彻底的底层架构革新。
它让 Vue 更加靠近“编译型框架”的方向 —— 把更多逻辑搬到编译期,运行时更轻更快。而这种理念,也正是目前前端框架演进的重要趋势。
你可以不急着用,但你必须了解它。因为这代表了 Vue 接下来的进化方向,也代表了现代前端对性能和控制力的新追求。
猜你喜欢
- 2025-08-02 如何在ReactJS应用程序中使用Wijmo控件?
- 2025-08-02 电子病历编辑器开发之路:Canvas vs DOM 的深度剖析与技术抉择
- 2025-08-02 12条专业的js规则
- 2025-08-02 技术总监说:“每一个v-html,都是一个敞开的XSS后门”
- 2025-08-02 如何使用Wijmo控件创建VueJS应用程序?
- 2025-08-02 90%企业都适用,搭建性能监控体系照抄就行
- 2025-08-02 Vue 3.6 虚拟 DOM 移除!Vapor 到来
- 2025-08-02 HTML DOM Legend 对象
- 2025-08-02 Node.js学习笔记:入门安装及部署
- 2025-08-02 深入浅出虚拟 DOM 和 Diff 算法,及 Vue2 与 Vue3 中的区别
- 08-03mysql 工作时工作日函数 计算两个时间间隔分钟数
- 08-03开源鸿蒙OpenHarmony 5.1.0(API 18)正式上线:进一步增强ArkUI
- 08-03MySql
- 08-03MYSQL自动导出某表数据到EXCEL的方案
- 08-03MySQL进行整库数据备份「表(结构+数据)、视图、函数、事件」
- 08-03SQL高效使用20招:数据分析师必备技巧
- 08-03MySQL 中时间函数详解,及加减计算总结和使用!
- 08-03MySQL 日期函数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xml (46)
- css animation (57)
- array_slice (60)
- htmlspecialchars (54)
- position: absolute (54)
- datediff函数 (47)
- array_pop (49)
- jsmap (52)
- toggleclass (43)
- console.time (63)
- .sql (41)
- ahref (40)
- js json.parse (59)
- html复选框 (60)
- css 透明 (44)
- css 颜色 (47)
- php replace (41)
- css nth-child (48)
- min-height (40)
- xml schema (44)
- css 最后一个元素 (46)
- location.origin (44)
- table border (49)
- html tr (40)
- video controls (49)